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菜管家”拓宽蔬菜销路

    作者:欧绪珍 周照银 时间:2025-07-31 08:57 来源:紫阳县 字号: 打印

      7月24日5时,紫阳县洞河镇前河村村民蒋先云挎着竹篮,钻进豇豆架间。几小时后,她采摘的鲜菜经过分拣装筐,被送往15公里外的县城社区。这得益于前河村创新推出的“菜管家”项目。
      “过去种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常因销路不畅而造成浪费。”蒋先云说。这也是前河村村民共同面临的问题。6月下旬,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文牵头启动“菜管家”项目,以“社区微信群接单+统一收购配送”架起蔬菜销售的“绿色桥梁”。
      自此,每周二、周五的午后,前河村村委会便热闹起来。村民提着自家蔬菜排队称重,分拣员按订单打包。这套流程背后是精准的供需匹配:村委会提前一天汇总县城订单,村民按需采摘,村干部协调家在县城人员顺路配送,从田间到餐桌不超过12小时。
      “以前骑三轮车要跑10多里路去县城赶集,一天下来,油钱耗掉不少,我最多挣两三百元。现在在家门口交菜,一周就能挣七八百元。”蒋先云笑着说。
      6月25日运行以来,“菜管家”项目累计送出近300份蔬菜包、李子250余公斤、玉米1000余根,15户参与农户户均增收约1000元。
      在城关镇西关社区的取菜点,社区居民郭庆芝展示着刚取的蔬菜高兴地说:“没想到昨天订的西红柿今天就到了。”据统计,在该社区微信群,复购率超80%,不少居民主动邀请亲友入群。
      随着“菜管家”项目效果显现,前河村计划深化“菜管家”服务:对接物流提升配送效率,并逐步拓展品类,将干菜、肉禽、茶叶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纳入平台,致力打造一个全季节、多品类的综合性助农平台。“我们的目标是整合资源,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持续增收。”张东文说。
      洞河镇党委书记唐帅介绍,该镇正以“菜管家”为范本,推广“支部牵头+群众参与+城乡对接”的产销模式,让茶叶、畜牧、林果等特色产业找到精准对接市场的通道。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刘晓惠说,前河村实施的“菜管家”项目破解了“农村好货难出村、城市鲜品价偏高”的供需断层问题。通过村党支部牵头整合零散农户产能,前河村利用微信群发展订单农业,既让农户增收有门路,又让城市居民享安全鲜品,不仅激发了农户生产积极性,还释放了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未来若能引入冷链物流与品控标准,将会进一步促进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形成,让城乡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紫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方先念说:“‘小菜篮’连着‘大民生’,更撬动着‘大产业’。我们将把以‘菜管家’项目为代表的短链助农模式作为激活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抓手之一,让紫阳县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城市,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