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16:54作者:何小凤来源: |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毛坝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其中,从多方面发挥关键影响力,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兴旺的引领者。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乡村产业规划制定,依据当地资源特色,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毛坝镇观音村依托盘厢水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年夏季以来,盘厢水寨景区日均接待游客500人次,带动周边5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双新村利用村集体粉条厂,带农益农促增收,截止12月中旬,收购洋芋粉面6000余斤,周边农户送到工厂加工粉面10000余斤,共计生产粉条8000余斤,预计年底前生产洋芋粉条3万斤,带动30余户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
生态宜居的倡导者。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方面,各级代表扎实推进“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四大工程,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持续整治残垣断壁、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对违法建筑、废弃设施进行清理拆除,深入村(社区)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人大代表深入调研献良策积极推动集镇雨污分流工程项目,项目新建污水管网1951米、雨水管网1458米、排水沟27米,泄洪沟216米,维修污水管道230米。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水体质量,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威胁,维护地下水的水质安全,守护任河一线的绿水青山,为生态宜居乡村筑牢根基。
乡风文明的推动者。人大代表注重挖掘与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大力宣扬“迎难而上,以干克难”的竹山村道精神被中省市县各级媒体争先报道,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竹山精神的热潮,竹山精神实质得到进一步升华,并发展为“精诚团结,迎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的“紫阳精神”,竹山精神纪念馆也吸引了众多单位团体前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与此同时,人大代表还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社会氛围,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毛坝镇乡村振兴的蓝图中,人大代表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多维度的参与和全方位的助力,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