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

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的复函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6日17时51分  
 
类别:A类

安科函〔2025〕20号                    签发人:吴世珍

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的复函

王定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创建白河省级高新区的建议》(第161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和白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高新区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先后建成国家级高新区1个(安康高新区),省级高新区2个(旬阳高新区、紫阳高新区),形成了安康国家高新区、旬阳和紫阳两家省级高新区与各类科技园区协同联动的“1+2+N”协同创新体系。按照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全省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力争实现国家高新区市(区)全覆盖,布局建设省级高新区超过25家。2024年10月10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在安康调研并听取安康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加快形成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引领、省级开发区县域覆盖、特色专业园区多点布局的产业平台矩阵。
  一、已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是高位推动,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建设工作,把高新区作为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全力支持白河县等具备条件的县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市政府于2024年11月26日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创建白河、岚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并将其列为2025年全市重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年度重点任务,举全市之力支持白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
  二是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白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59.27公顷,以境内十天高速为轴,串珠式形成3个区块,重点发展食品制造(富硒食品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202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30.85亿元;区内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家;特色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2%;区内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6%,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9%;区内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5家。满足创建省级特色型高新区的定量条件。
  三是强化保障,加快创建。把支持白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作为全市的大事来抓,市政府制定出台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文件,从机制、政策、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为省级高新区创建营造良好环境。市科技局聚焦创建目标,主动靠前服务,强化业务指导。白河县作为创建主体,借省市之力、举全县之力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加快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截至目前,白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已通过现场考察和审查论证,待省政府批复。
  二、计划采纳的建议及工作计划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创建白河省级高新区的建议》,对于加快推进白河县创建省级高新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市科技局将充分采纳,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大力支持:
  一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持白河建设省级高新区的根本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落实落细各类创新发展支持政策。接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白河科技型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二是聚集要素,加速发展。充分发挥科技部门职能,统筹各类科技资源,持续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总部等科技创新要素向白河聚集,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强化“四链”融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新质生产力。
  三是协同联动,形成合力。锚定“高”和“新”发展定位,健全高新区“1+2+N”协同创新体系,支持省级高新区与区位相邻、产业相近、分布零散的园区联动发展,打造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创新发展。加大力度支持白河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加强与省工信厅的汇报衔接,力争尽快获得省政府批复。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支持我们的工作,对我市科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安康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6月11日        

(联系人:张  凡  电  话:18709156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