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解读

索引号 719776475-GK-2025-1943 发布日期 2024-06-14 11:33
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有效性 有效
内容概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光盘行动”、制止“舌尖上的浪费”,餐饮浪费之风有所遏制,但是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和不文明消费习惯的影响,餐饮浪费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制止餐饮浪费已成为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地方的具体办法。
政策文件
  • 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
  • 【字体: 分享:
      一、立法背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光盘行动”、制止“舌尖上的浪费”,餐饮浪费之风有所遏制,但是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和不文明消费习惯的影响,餐饮浪费问题依然存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制止餐饮浪费已成为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地方的具体办法。
      因此,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十分必要。首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在我市有效实施的需要。其次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通过立法把体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有利于在全市倡导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再次是巩固深化文明建设成果的需要。通过反餐饮浪费立法,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发挥立法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用法治力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二、主要内容
      《安康市反餐饮浪费办法》采取条款式体例结构,共二十六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反餐饮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明确规定反餐饮浪费遵循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科学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关于政府及部门职责。一是明确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反餐饮浪费工作的领导,确定反餐饮浪费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反餐饮浪费部门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统筹推进反餐饮浪费工作。二是规定发改、商务、市场监管、机关事务管理、教育、网信、卫健、民政、财政、工信、农业农村、城市管理、文旅广电等有关部门反餐饮浪费的工作职责。
      (三)关于实行社会共治。一是明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应当将反餐饮浪费纳入行为规范、自律准则等,特色餐饮街区、商业综合体等餐饮聚集区域的运营管理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餐饮浪费工作。二是明确餐饮行业协会、商会应当依法制定、实施反餐饮浪费等相关团体标准和行业自律规范,推广实施餐饮节约标准,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自觉开展反餐饮浪费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应当引导消费者理性饮食、科学膳食,形成节约、文明的消费习惯。三是确立每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为我市反餐饮浪费宣传周。四是明确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加强反餐饮浪费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五是鼓励和支持志愿组织、志愿者开展反餐饮浪费宣传教育。六是规定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公务用餐管理,公职人员、社会公众人物等应当带头践行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理念,在反餐饮浪费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
      (四)关于各类主体责任。一是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提供小份、小量组合等不同规格、不同分量且符合节约要求的餐品;在餐饮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节约食物、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等标识;将反餐饮浪费理念纳入菜单设计和服务流程等等。二是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误导、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不得强制消费或者变相强制消费;不得设置最低消费标准等等。三是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采取措施避免餐饮浪费,例如,研判用餐情况,及时调整餐饮品种和供应数量,发展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等经营模式;充实菜单信息,明示餐品主要原料、口味、分量、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免费提供点餐提示、公勺公筷、分餐、符合卫生标准的打包器具等服务;通过返现、打折、积分、停车优惠等形式引导消费者文明节约用餐等等。四是明确设有食堂的单位应当采取的反餐饮浪费措施。五是明确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等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反餐饮浪费学习实践、劳动体验等活动,培养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六是对餐饮外卖平台、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人员的反餐饮浪费行为准则进行了细化规定。七是鼓励家庭自觉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家训,培养家庭成员勤俭节约、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倡导宴席、聚餐活动等从俭节约,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节俭的消费理念,外出用餐应当按需合理点餐、适量取餐、节约用餐。
      (五)关于法律责任。《办法》不创设处罚,采用转致的方式依据上位法对部分突出问题设置处罚规定。一是对餐饮服务经营者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反餐饮浪费提示提醒,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以及广播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等行为,作了处罚规定。二是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及其他依照本办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在反餐饮浪费监督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