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哪些人群易患结核病?“治疗原则”是?

索引号 719776475-GK-2024-0604 发布日期 2024-03-20 17:29
来源 安康综合广播
内容概述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字体: 分享:
  多事之秋,多病之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一些病原体也跟随着气温复苏过来,因此导致了某些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结核病也属于其中之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结核菌是如何破坏人的身体健康的?哪些人群易患结核病?肺结核病人的居住环境及用物如何消毒处理?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人体除毛发和指甲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能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发病。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在我国民间又称“肺痨”。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
  结核病在世界上和在我国,仍然存在吗?
  结核病不仅在我国仍然存在,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一直存在。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我国是全球结核病30个高负担国家之一。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部地区肺结核发病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
  什么是肺结核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甚至唱歌时,肺部病灶的结核菌可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一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一年中平均可感染10-15名健康人。成为肺结核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影响健康、工作、生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疾病负担。
  结核菌是如何破坏人的身体健康的?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系统传播,肺结核病人平时的打喷嚏、咳嗽、大笑,都可以将结核杆菌以飞沫及气溶胶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传染给其他人。当健康人吸入含有足够量的结核杆菌的空气后,部分感染者清除结核分枝杆菌,终身不发病;约5-10%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大部分感染者持续数年保持没有结核病症状的潜伏感染状态。
  结核病可以在人体哪些器官发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侵入人体除毛发、指甲的全身各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除了肺结核,还有比较常见的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和淋巴结核等。
  哪些人群易患结核病?
  结核病主要感染抵抗力下降的人群,如营养不良、吸烟、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导致身体亚健康的人群,另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矽肺患者等,以及学生、流动人口、65岁以上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
  肺结核都有哪些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咳嗽、咳痰2周以上,经治疗不见好转,要去医院筛查结核病。(2)咯血:破坏性病灶固然易于咯血(疾病恶化阶段),但也有愈合性的病变纤维化和钙化病灶直接或间接引起咯血(疾病好转阶段)。(3)胸痛:疼痛部位不定,常呈隐痛,是神经反射所引起。有时呈固定位置的针刺样疼痛,随着呼吸而加重,患侧卧位时疼痛症状减轻,这表示胸膜受累;隔膜受到刺激时,疼痛可以反射至肩部或者上腹部。
  为什么有的结核病患者没有咳嗽咯痰症状?
  有些结核病患者可以没有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但可以表现出全身症状。(1)发热:发热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全身性毒性症状。多数表现为长期低热,常常开始于午后或者傍晚,次日凌晨降至正常。可以伴有倦怠、乏力、夜间盗汗,或者没有明显自觉不适。肺结核病高热患者,尽管可能由于未能及时确诊治疗,而持续不见改善,但全身状况相对较好,有别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极度衰弱和委顿。(2)其他:其他全身症状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
  肺结核有疫苗吗?
  有疫苗,就是卡介苗,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就要接种卡介苗,它对防止重症儿童结核是有效果的,但对于成人的这种结核病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说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研发更有效的新的疫苗。
  得了结核病在哪里治疗?
  治疗结核病的医疗机构叫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在汉滨区有两个医院: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的传染病医院。其他县区的县医院也是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国家的免费治疗药品及免费检查项目都放在定点医院的结核门诊及住院部。
  结核病“治疗原则”是什么?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这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化疗原则,也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的“十字方针”。它具体是指:一个合理、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的化疗方案需要有高效杀菌剂、充足合理的用药剂量、科学的给药方法、足够的疗程,还要规律、早期用药,结核病才能有望治愈。但由于疗程长、服药种类多,患者的充分理解与积极配合,也跟最终的治疗效果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结核病患者与医生共同遵守的“十字方针”。
  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需进行哪些检查?
  治疗期间应遵医生嘱咐按时送痰、复查,了解治疗进展。并听从医生建议复查胸部CT情况,了解治疗效果。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需随时复查。
  治疗服药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按时服药,不要自我感觉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自行停药或自行增减剂量,否则容易造成治疗效果差、复发、继发耐药等风险。住院期间制定的治疗方案,如果方案中有输液或肌注药物,出院后不应自行停止,如有困难,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
  肺结核能治好吗?
  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只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治疗原则,绝大多数都能治愈。早期及时应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能较快地杀灭结核菌,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但很多患者这时容易麻痹大意,自认为好了而擅自停药。如果不按时服药或是中断治疗,极易使结核杆菌产生耐药,一旦耐药,当前服用的抗结核药物就难以有效地杀灭结核杆菌,导致治疗失败,这将给患者身体上带来巨大的伤害,经济上背负沉重的负担。
  结核病患者患病期间如何减少传播他人?
  肺结核患者,特别是传染性强的排菌患者,①应注意与他人隔离,不要近距离对别人咳嗽、高声谈笑以减少传播机会,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②严格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③勤洗澡、勤换衣服,衣服及被褥要经常洗晒,餐具可以煮沸消毒;④不要随地吐痰或随意丢弃痰液;⑤居住房间要保持干净整洁、经常开窗通风。
  肺结核患者如何在自身生活当中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营养状况?
  保证足够休息和睡眠,避免熬夜;保证饮食均衡和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等;保持乐观心态;勤晒太阳;穿衣注意保温避免着凉。
  肺结核病人的居住环境及用物如何消毒处理?
  自1924年开始第1届,截至2018年共举办了23届
病人用的餐具可煮沸消毒。病人的衣物、被褥可在阳光下经常暴晒,可达到消毒目的。房间应勤开窗通风,居室可采用紫外线照射(太阳光是最便宜的紫外线来源),地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肺结核患者痰液如何处理?
  肺结核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染,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遮住口鼻,在病情允许、不憋气的情况下,应主动佩戴一次性口罩。准备一个带盖的痰盂,里面放消毒液,比如84消毒液,把痰液吐在痰盂里面,每天清洗痰盂。如果一不小心痰液吐在地面上的话,可以用84消毒液消毒后再擦拭。
  肺结核患者如何锻炼?
  肺结核患者适当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循环功能,促进气体交换和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欲,改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这对病灶吸收和提高药物疗效都有好处。体育锻炼项目不宜剧烈,以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为宜。凡伴有急性症状:如高热、胸闷、憋气、咯血、气胸以及其它合并症的病人应该休息或绝对卧床,不宜参加体育锻炼。
  家属陪护结核病人时应如何做到自我防护?
  首先弄清楚家庭成员是否感染上结核杆菌。在陪护肺结核患者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合理安排好休息和睡眠。与病人面对面接触时要佩戴口罩。接触病人分泌物应及时洗手。接触病人引流液时应用洗手液消毒双手。陪护的餐具与病人分开使用,洗漱用品应专用,避免接触传播。被褥衣服等经常保持干燥、卫生,阳光下暴晒。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治愈的肺结核患者还有传染性吗?
  肺结核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肺内病灶消失或形成硬结、钙化,痰中查不到及培养不出结核杆菌,经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确认,说明患者已经治愈,已不再有传染性。健康人与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会受到传染。
  为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共同终结结核流行,近年来安康疾控开展了哪些工作?
  我们的工作开展了很多,我就几个方面重点概括一下:①加强医防协作,落实国家、省级惠民政策,提高及时就诊,及时治疗,规范服药依从性,落实病人签约及健康管理。②做好学校、福利院、养老院等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疾病监测及重点筛查以及规范处置,避免病例传播的发生。③加强基层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共同护卫老百姓健康生活。④开展六进活动,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大众防病意识。
  今年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即将到来,我市疾控部门还将开展那些活动?
  响应国家及省级要求,开展亮灯行动;以及进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让大家能够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
  肺结核这种疾病是可防可治的,提升自我的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都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控制肺结核的传染,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Baidu
map